其他

孟宪钧:民国以来藏书家刻书举隅之陶湘

2017-12-03 孟宪钧 古籍

鉴古陶公有别裁,闵凌汲古共崔嵬。

开花笺纸莹如玉,赢得藏家雅号来。


陶湘,字兰泉,号涉园,江苏武进人。生于清同冶十年(1871年),卒于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,享年七十岁。陶氏出身于官宦之家,早年也想走科举仕途之路,然而屡次乡试都铩羽而归。科场失意,使他只好另谋生路。辛亥以前,他先后在地方和军队担任一般职务。入民国后,陶湘跻身于实业界和金融界,历任上海、天津、山东等地纱厂经理,又任职中国银行,为驻沪监理官及重庆、天津分行经理,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经理等。


丰厚的收入,为他日后藏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。陶湘三十岁左右开始收书,由于他锐意搜求,藏书事业进展神速,不数年,即得书三十万卷。剑民国十八年(1929年)他五十八岁时,被聘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专门委员,这时他已是一位收藏颇富,享有盛誉的藏书家了。


陶湘藏书,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藏书家,而有着他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。首先,他藏书不专重宋元古本,而是以明本及清代精刻本为搜求的日标。涉园藏书多达三十万卷,完全无愧于藏书大家之列,但他却能另辟蹊径,以明本为大宗,数十年间,共收得明本一千余部。早年傅增湘与陶湘曾经有约,如果陶湘能收得明嘉靖善本一百部,傅增湘甘愿为之题“百嘉斋”匾额相赠。出人意料的是,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,陶氏所收明嘉靖善本竟然超过了二百部。“百嘉斋”应改题为“皕嘉斋”才是了。


陶湘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富于收藏闵刻套印本。套印本起源于宋元时代,现存最早的套印本实物,是元代的《金刚经》,为朱、墨双色套印。而套印技术最为鼎盛的时代则是明代中叶以后。其中以吴兴闵氏、凌氏所刻套印本最为著名。闵凌二氏所刻书,从最普通的朱墨双色,以至于三色、四色、五色。套印本最初的同的是将前贤名家批评圈点的书,用朱、蓝、紫、黄等色加以区别,做到段落分明,标识明显,以使初学者便于诵习,易于理解。


关于闵刻套印本的始末及功用,傅增湘先生任《闵版书目序》一文中,曾有详细的论述,兹录之如下:


明季吴兴闵齐汲创朱圣及五色套版,凌蒙初汇集诸名家诗文评批点而印行之。宋体方正,朱圣套印,或兼用黛、紫、黄各色,白纸精印,行疏畅广,光采灿烂。书面签题,率用细绢,朱书标名.颇为悦目。其书则群经诸子、史钞文钞、总集文集.下逮词曲,旁及兵占杂艺,凡士流所习用者大率成具。其格式则栏上录批评,行间加圈点标掷,务令词义显豁,段落分明,皆采撷宋元诸名家之说而草之一编。欲使学者得此,可以识途径,便诵习,所以为初学者计,用心周至,非徒为美观而已。数百年流布人间,称为“闭版”。


近世侈谈版刻,闵氏之书,或以为近于批尾之习,为大雅所不屑顾。谛观之,其标点脉络分明,使后学披览,有引人入胜之妙。其版刻精丽,足娱老眼。而唐贤诸集,尤多源出善本,固贤于麻沙坊估远甚。


陶湘之专意收藏闵版书,是因为受到著名学者、版本目录学家缪荃孙的启发。起初,旧式传统的藏书家大都走佞宋尚元的路子。对于时代偏晚,为初学者指示门径的套印本不屑一顾。惟独陶湘慧眼独具,充分认识到闵版书的艺术价值和巨大潜力。经过多年的搜求,到民国二十年(1931年),他共收得闵、凌版套印书一百一十部一百三十七种。其中最著名的有五色版《文心雕龙》,四色版《世说新语》、三色版《古诗归》、双色版《花间集》、《唐诗艳逸品》等。闵版书历来并无确数,一般来说,其总数约在一百三十部左右,陶氏所得,可谓得之十之八九,堪称民国第一人。陶氏根据自己多年的搜求经历和丰富的收藏,编写了《吴兴闵版书目》,为后人研究学习闵版书提供了方便。笔者有幸见到陶湘晚年亲笔书写的《萃闵堂书目》稿本。粗校一过,已刊行的(《吴兴闵版书目》文字颇有异同之处。


陶湘藏书的第三个特点是收藏开化纸本书。我国历来印书用纸种类繁多,十分讲究。江山代有佳纸出,例如唐人写经用硬黄纸,宋元刻书用麻纸,明代刻书用棉纸,清代刻书用连史纸、开化纸以及竹纸、皮纸、高丽纸、美浓纸等等,不一而足。清代初年,浙江开化生产一种色白光滑、坚韧细密的佳纸,康、雍、乾三代内府多用其印殿版书,如《御制耕织图》、《御制避暑山庄诗》、《周易本义》等。当时一些文人学士的家刻本,其最初印本,少量用以馈赠朋友等,也多采用开化纸。如康熙本《饮水诗词集》、《汗简》,雍正本《笠泽丛书》、《冬心先生集》,乾隆本《春雨楼集》、《西京职官印录》等。其实直至嘉道年间也还有人用开化纸印书,如秦氏石研斋的《隶韵》、许氏享金宝石斋的《六朝文絮》等。这些书真所谓是“纸自如玉,墨凝如漆”,开卷即令人赏心悦目。陶湘既有书淫之癖,对此自然不肯轻易放过,只要是开化纸所印书,不论何类,有见必收。他因此赢得了“陶开花”的雅号,民国以来的书林中,几乎无人不知道这一名称。


陶湘藏书,还以收藏毛氏汲古阁刻本而著称。明末清初的常熟毛氏汲古阁,藏书既富,刊书又多。毛氏为收书,不惜花费重金。以千金买马骨的精神,广召天下人为之送书。以至当时苏常一带有“三百六十行生意,不如鬻书于毛氏”的谚语。毛氏所刻书,往往依据旧本精校精刊,其中如《屈陶合刻》、《三家宫词》、《四唐人集》、(《说文解字》等都是脍灸人口的名书。毛氏刻书,流传极广。起初毛氏刻书并不为当时的藏书家所看重,及至百余年后,古书日少,新书渐古,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。特别是道光年间,《汲古阁校刻书目》的刊行,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,益发引起人们对汲古阁刻书的重视。于是搜求毛氏刻书,不乏其人。陶湘便是其中之一,他以三十年精力所聚,搜罗毛氏刻书五百四十多种,占毛氏全部刻书六百种的十分之九,实在难能可贵。真可谓是毛氏的千古知已了。


陶湘藏书还很重视清代殿版书和版画书。清代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,十分重视印刷事业。清内府(武英殿)刻书的数量之多、质量之精,都远远超越前代。例如清顺治朝刻的(《资政要览》、《御注孝经》,康熙朝刻的《周易折中》、《古文渊鉴》,雍正朝刊铜活字本《古今图书集成》,乾隆朝金简主持刊行的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》等。这些书缮写刊刻工致,纸张遴选考究,装订端雅大方,写版、印刷、选料、装订各个环节,无不尽善尽美,成为清代刻书的楷模,备受后世藏书家的喜爱。陶湘所藏清内府暨武英殿图书甚多,其具体数目虽然不详,但从其所作《清代殿版书目》、《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》及其他有关著作,即可见其研究之深和收藏之富了。


陶湘收藏版画书及艺术类图书也是颇负盛名的。在他影印行世的《喜永轩丛书》中,可见大量的版画如《天工开物》、《授衣广训》、《牧牛图颂》、《离骚图》、《凌烟阁功臣图》、《无双谱》、《避暑山庄图咏》、《云台二十八将图》、《仙佛奇踪》等等,这些都是他自己的藏品。可惜他晚年境遇不佳,不得不将大量珍贵的艺术书籍出让以维持生计。


其中特别著名的有《程氏墨苑》(新印本)、《方氏墨谱》、《墨海》、《十竹斋笺谱》、《十竹斋印存》、《瑞世良英》等。值得欣慰的是,陶氏旧藏的新印本《程氏墨苑》、《十竹斋笺谱》、《十竹斋印存》、《方于鲁集》、《毛古鹭集》等,都为郑振铎先生所收得。先生身后,尽归诸公,现在都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图书馆善本室中。郑振铎先生在(《十竹斋笺谱初集跋》一文中,写下了他得书时的激动心情:


余收集版画书二十年,于梦寐中所不能忘者惟彩色本程君房《墨苑》,胡曰从《十竹斋笺谱》及初印本《十竹斋画谱》等三伟著耳。去岁暑中,因某君介,从陶兰泉氏许得彩色本《墨苑》,诧为难得奇遇!十载相思,一旦如愿以酬,喜慰之至,至于数夕不能安寝。


陶湘藏书。特别讲求赏鉴艺术,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重视其艺术代表性。从上述介绍来看,他的收藏,无论是闵版套印本、开化纸本、汲古阁本、武英殿本等等,都是艺术性颇高的。具体到每一部书来说,他又无不重视其外观、品相,务求每部书从写版刊印到纸墨装潢,都要尽善尽美。一书凡有断烂破损处,他都务请能工巧匠加以修补,凡有阙篇少页处,他都务求旧纸,倩人照原行款字体影抄补全,凡需要重新装池的,他都不惜重金,务求全书封面完好、序跋俱全,书品精整,美观大方而后已。傅增湘曾对“陶装”有形象的描述:


被以磁青之笺,袭以靛布之函,包角用宣州之绫,钉册用双丝之线,务为整齐华焕,新若未触。有时装订之钱,或过于购求之费而毫不知吝,故持书入市,一望而识为陶装者。


陶湘不但以藏书名噪一时,而且更以刻书闻名干世。陶湘涉园刻书与他的藏书一样,都是以“精”字著称。如今在陶湘身后半个多世纪,他所刻书早已被后世人们目为新善本了。陶湘虽早在宣统年间就刻过书,但真正大举从事刻书,还是在民国十一年(1922年)以后的事。民国十一年至民国二十年这十年间,陶湘刻书印书的数量极为惊人,总计约为二百五十种以上。其中主要有:


一、儒学警悟六种,民国十一年(1922年)刊



二、百川学海一百种,民国十六年 (1927年)刊


《儒学警悟》和《百川学海》这部书是中国丛书的鼻祖,其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。陶湘藏有《儒学警悟》的明钞本和《百川学海》的宋刊本,因以刊木付印。友人某君藏有《百川学海》的朱墨初印本,是涉园赠送傅氏藏园的礼物。尽管全书卷帙浩繁,仍然是册册纸精墨妙,装潢讲究,一丝不苟。



三、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。


此书前十七种乃仁和吴氏双照楼刊于清宣统三年至民国六年(191 l-1917),后二十三种自民国六年(1917年)由陶湘接手续刊,至民国十二年(1923年)完成。全书皆依宋元旧本影刊(少数系据明本或钞本),内容既佳,刊刻又精,无怪乎一面世,即受到人们的青睐。笔者曾经得到一部《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》二册,为初印校本,墨钉尚存,且有近代著名词家朱祖谋(孝减)的亲笔校字多处,号戋戋小册,亦自庆幸书福不浅。



四、《营造法式》


《营造法式》一书先有营造学社石印本流行于世。后陶湘又据宋本精校影摹上版。其书版式阔大,刊刻精雅,且有精美套色插图多幅,确属民国精刻本的代表作品。



五、《喜永轩丛书》三十九种


全书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五编。大多数为艺术类书,少数为文学类书,皆罕见少传者。其中包括多种版画书(详目见前),极具观赏性。虽然是石印本,但是其印刷,装订、开本、版式,无一不精,远远超过一般的石印书。



六、《涉园墨萃》十二种


此书于民国十八年(1929年)影印。内收《墨谱法式》、《墨经》、《墨史》、《墨法集要》、《墨海》、《鉴占斋墨薮》等十二种。是研究古墨的重要参考资料。其中套色本《鉴古斋墨薮》,色彩明艳,惟妙惟肖,可谓下真迹一等。



七、《百川书屋丛书》十六种


《百川书屋丛书》为民国十九年(1930年)至民国二十年(1931年)陶氏影印本。其中的《程式心法三种》、《唐褚河南阴符经墨迹》、《乾隆宝谱》、《清内府藏古玉印》、《金轮精舍藏古玉印》等都是颇具艺术价值的精品,且流传稀少,弥足珍贵。


八、《拓跋廛丛刻》十种


该书所收均为据宋、明旧本影刊。摹印、刊刻、纸墨、装订均属一流。


九、《影刊唐开成石经》


该书刊于民国十五年(1926年),是陶湘以“皕忍堂”的名义,代军阀张宗吕影刻的。该书尽管卷帙浩繁,但全书从摹写刊版到纸墨印刷,直至开本装潢,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,俱臻上乘。该书系由北京琉璃厂文楷斋雕印。



十、《影汲古阁钞宋金词七种》


该书系陶湘据明毛氏汲古阁藏钞本影刊而成。刊刻精工,亦属善本之列。本文所附书影系著名藏书家徐乃昌旧藏。



十一、《涉园所见宋版书影》初二辑


该挡影印于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.这大概是陶氏平生刊印印的最后一部书。

初辑收宋版书二十三种,均为德化木犀轩李盛铎木斋氏所藏。笫二辑收宋版书十七种,原书分别由番禺潘宗周、江安傅增湘,德化李木斋以及海源阁杨氏旧藏。该书是继《留真谱》、《宋元书影》等书之后又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书影。


十二、《陶氏书目丛刊》十五种


该丛刊为铅印本,如果说上述各书体现了陶湘刻书的尽善尽美的艺术追求,而《书目丛刊》则是更多地体现了陶湘研究版本目录学的学术成果。民国十五年(1926年)他应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傅增湘之聘,主持故宫殿版图书的编订工作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他又出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专门委员。在此期间,陶氏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了清内府刻书的历史。撰成《清代殿本始末记》一文,并辑成《清代殿版书目》、《武英殿袖珍版书目》、《内府写本书目》、《四库荟要目录》、《钦定补刻通志堂经解目录》等多种目录,收入《书目丛刊》之中。此外,《书目丛刊》还包括《明内府经厂本书目》、《明吴兴闵板书目》、《明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录》等,这些则体现现着陶湘对明代版刻深入研究的成果。



文中所有图片均由点滴拍卖整理配图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。文中所出现的部分拍品,点滴拍卖将于12月03日(本周日)线上拍卖。点击阅读原文查看,或关注微信公众号“点滴拍卖”查看。


点滴拍卖每晚20:00举行线上拍卖,按拍品顺序依次开拍,全程由微信小程序自动进行。


微信号:点滴拍卖

英文ID:qudiandi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